叉車AGV行業發展分析
近年來工業機器人在制造業應用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,在2018年,工業機器人就占據了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的71%,高于全球的56%。
AGV作為一種柔性的運輸系統,對于自動化轉型的企業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,柔性化生產程度越高,對AGV的需求也就越大。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,尤其是叉車AGV小車,在1~10月累計銷售超50萬臺,再創歷史新高。
然而,隨著AGV的大規模應用,從事AGV研發的企業也越來越多,專業人士指出,市場繁榮的背后需要時刻保持警惕,同時也指出了目前AGV(IGV)行業發展的一些痛點問題。
1、核心零部件
目前國內AGV的核心零部件過分依賴于國外進口,且價格高昂。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數據,同樣的核心零部件國內廠商要以近4倍的價格購買減速機,以近2倍的價格購買伺服驅動器。
伺服電機、減速器、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采購成本,占據了整個機器人本體成本的70%以上;
核心零部件過分依賴進口,是導致AGV市場定價居高不下的原因,成為制約AGV發展的重要瓶頸。
近年來國內陸續有一部分廠家開始投入核心零部件的研發,相信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之路也會漸行漸近。
2、技術型企業缺乏
業內人士指出,目前市場上深耕技術的AGV企業占比較低。更普遍的情況是,一些中小型AGV商家為了尋求更快的利潤回報,在技術配置上直接采用國外或同行的一些導航系統、定位模塊等,自身研發實力不過關,導致客戶采購設備之后,后續維護程序異常繁瑣,問題層出不窮。
AGV的長遠發展必須立足于自主創新的基礎上,結合中國企業發展現況以及客戶未來整廠的物流規劃的目標,探索更加完備的技術方案。
3、標準不完善
標準不完善限制機器人行業發展。完善的機器人行業標準體系尚未完善,如設備標準化,安全體系標準化,行業術語標準化等。我國已經開展了部分標準化工作,未來一段時間內將逐步建立起機器人安全標準體系。
世界各國目前都有自己的一套體系標準,一些國際組織已經在致力開展機器人行業的全球化標準定制,標準化的定制有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。
4、走量不走質
市場上存在少部分企業為了謀取利潤,在競爭戰略上采取低價競爭的模式,在訂單增多同時并沒有提升質量,過渡縮減成本所造成的結果就是產品質量不過關,所以造成市場上魚龍混雜,給業界造成不良影響,也影響了很多企業對于行業整體的認知。
未來在行業發展逐步完善的情況下,這類問題相信會逐漸減少。